中國綠網訊 距離首都曼谷東南200多公里的尖竹汶府,是泰國著名的水果之鄉。龍眼是尖竹汶府盛產的水果品種之一,占全部水果種植量的20%至30%。這里的龍眼肉質好、水分足,大部分出口中國。近日,本報記者走訪了尖竹汶府的龍眼主產區之一——賽道縣,當地民眾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紛紛表示,多虧中國企業的幫助,讓更多泰國水果順利出口,走入各國百姓家。
“尖竹汶府每年產龍眼約20萬噸,80%銷往中國”。果農提蒂瑪帶記者參觀了她家的一個果園。她說:“一棵龍眼樹能產約100公斤龍眼,這一個果園就有500多棵龍眼樹。”這里采摘的龍眼將很快被運到附近的加工廠,通過機器首先篩選顆粒大小,然后殺菌處理、過風停放,分級別包裝,最后裝入容量25噸的海運貨柜。在旺季,一個加工廠可以加工上百噸的龍眼,采摘工、加工廠工人能掙不少錢,果園主人的收入更高。
“尖竹汶府每年產龍眼約20萬噸,80%銷往中國,其余銷往印尼、越南、馬來西亞等地。”尖竹汶府龍眼果農協會會長阿姆納告訴記者,“我們種植高品質、無公害的出口水果,中國市場很大,給我們的價格也好,尤其在春節期間,價格最高。”目前40多個國家獲得中國進口水果準入,泰國是中國進口水果品種最多的國家之一,有榴蓮、山竹、龍眼、紅毛丹、蓮霧等20多種。2003年10月,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合作框架下的第一個“零關稅”協議生效,中泰兩國取消了108種蔬菜和80種水果產品的貿易關稅,泰國榴蓮、山竹、龍眼等水果更多地走進中國尋常百姓家。
2018年2月,泰國內閣批準水果發展戰略計劃,制定了將泰國打造成為世界熱帶水果貿易大國的目標,并通過東部地區“水果走廊”項目。該計劃旨在推動泰國成為熱帶水果貿易大國,發展水果生產業和加工業。泰國主管經濟事務的副總理頌奇說:“泰國不少農村人口依然貧困,很多農產品沒有銷路,如果有國際市場來支持,可以幫助泰國農戶增加收入,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
“中國采購商幫助果農提高水果品質,從而提升了價格”。在賽道縣的一個果園里,果農猜瓦正在十幾米高的龍眼樹上,用長剪刀剪去顆粒較小的龍眼。“每一串最好只留五六十粒,龍眼才能長得又大又均勻,一級品龍眼的價格能達到每公斤45泰銖(1元人民幣約合5泰銖)。這個技術叫‘疏果’,起初中國技術人員教我們時,我們還不舍得剪呢。”猜瓦憨厚地說。目前,在泰國的中國采購商有的是自己收購龍眼,然后裝運回國;有的是出錢雇泰國人代勞;還有部分是與泰國商家合作,共同開展水果生意,并在當地開設加工廠。僅在尖竹汶府賽道縣和蓬南倫縣這兩個龍眼主產地,沿著公路,記者就看到有幾十家水果加工廠,牌子上多寫著中文。
中國金果源進出口(泰國)有限公司(簡稱金果源)2015年在賽道縣建了加工廠。傍晚時分,記者來到加工廠時,數百名工人正忙碌著將龍眼分揀、稱重、打包、裝車。在旺季,這里一晚上能出幾百噸龍眼。提蒂瑪和金果源已合作近10年。她告訴記者,合作以來,她的收入增長不少。“10年前龍眼的價格每公斤還不到20泰銖,后來漲到30泰銖,目前保持在40泰銖左右。”金果源總經理黃天全表示,隨著中國采購商的增加,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也促進了泰國水果生產每個環節質量和效率的提升。采購商通過高品質產品在競爭中獲得一席之地,果農也因高品質產品獲得更高利潤。
為了幫助泰國果農提高水果品質,金果源公司在技術和資金上主動提供支持,公司墊付10%至20%的資金,讓果農更新設備,加強澆水、上肥等環節,并派技術員到果園進行現場指導,傳授種植知識,幫助提升管理水平。“中國采購商幫助果農提高水果品質,從而提升了價格,果農、采購商、出口商都掙到了錢。”泰國商會國際貿易委員會副主席班吞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