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视频1区2区3区|91视频免费网站|青青操视频网站|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爽爽爽爽爽|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99

歡迎來到中國綠網.今天是: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綠網在線 >> 綠網要聞 >> 省市亮點 >> 瀏覽文章
“紅瓦綠樹、碧海藍天”讓青島更美麗
時間: 2020年01月02日 來源:互聯網 作者: admin
 

    山東綠網訊  近年來,青島市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理念,堅持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堅持統籌生態生產生活用水、堅持預防保護治理齊抓,共建“山水林田湖海生命共同體”,全力推進全國水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初步實現了“庫河漣漪、供排有序、山川清秀、美麗島城”的水生態格局,探索形成了“一個中心、兩手發力、三個聯動、多源統籌”的濱海缺水地區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模式,全市水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水安全保障能力和城市品位得到顯著提升,試點工作取得了顯著的生態、社會和經濟效益。

  加強頂層設計,統籌全市水生態文明建設資源。青島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創建工作,結合“紅瓦綠樹、碧海藍天”的青島城市特色,按照“一軸兩帶”的總體布局,圍繞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優化水資源配置、強化水環境治理、推進水生態保護與修復、提升水景觀與水文化建設、深化水管理體制改革等六大任務,推進水生態文明建設。成立以市政府負責同志任組長,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試點工作推進小組,形成了“政府主導、部門合作、社會參與”的強大合力,統籌解決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強化規劃設計,組織編制了《青島市水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實施方案》,明確工作目標、細化職責分工,科學制定水生態目標體系,實施了城市供水工程、再生水利用工程、濕地保護與修復工程等十大類工程,重點建設了大沽河流域和西海岸兩個重點示范區。

  堅持開源節流,提升水資源管理與節水水平。青島把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作為創建的核心,以水資源科學配置為抓手,堅持“以水定城、以水定產”,積極打造現代水網。實施了大沽河綜合整治行動,河道內攔河閘攔蓄量增加到8700萬立方米,年供水量可增加6800萬立方米,最大攔蓄水面從工程建設前的21平方公里提高到40平方公里;完成了產芝水庫向即墨市、城陽區和嶗山區調水等工程,有效解決沿線區(市)用水緊張局面。在全市范圍內打造了“南北貫通、蓄引結合、庫河相連、主客聯調、海淡互補”的供水網絡,構建了“庫河連通,多源共濟”的水資源配置格局,實現地表水、地下水、黃河水、長江水以及非常規水的統籌調度,有效保障全市用水安全。

  加強節約用水,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建立合理的水價制度,實施階梯水價,大力推廣節水器具,加快改變用水方式和實施高耗水行業節水技術改造,大力推廣一水多用、循環利用、高效冷卻等節水新工藝,淘汰落后用水方式和技術。完善企業內部節水管理,嚴格按照有關規定配備各級用水計量器具并定期檢測、更換,建立健全用水統計臺賬、日常巡查檢修等制度,努力推進廢水“零”排放,連續多年保持“國家節水型城市”稱號。2016年全市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達到5.51m?,農業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達到0.658。

   水質水量齊抓,加強水源建設和污水管控。新建成新河水庫,進一步加強南水北調客水的調蓄能力。印發了《青島市小型水源建設項目資金補助辦法》,提高了群眾建水保水的積極性,因地制宜建設了一批塘壩、攔河閘,既保持河道的連通性,也增加了供水水源,滿足部分地區生活用水以及灌溉用水的需求。積極開展以“監測監控,隔離保護,環境整治,生態修復”為主要內容的飲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建設,增強了飲用水水源地的安全保障能力。加快推進黃水東調承接工程建設,拓寬客水調引渠道。按照“農村供水城市化、城鄉供水一體化”的發展思路,積極開展農村規模化供水工程,解決了2047個村莊、160.2萬人的吃水問題,全市農村規模化供水人口覆蓋率達到95%以上。加強客水調引力度,客水占總用水量比例從2012年的16.6%增加到50.6%。

  加強水環境治理。堅持“源頭預防,過程控制,末端治理”模式,實施污水處理擴容、主支管網擴建、過城河道截污等工程,下大力氣截污治污、清淤疏浚、景觀改造,徹底整治過城河道,全市水環境質量得到顯著提升。現在,最大城市排污河李村河兩岸已打造成“景美、河暢、水凈”的綠色長廊,成為人們休閑娛樂的地方,膠州灣優良水質面積比例由52.9%上升到了71%,城市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99%,水功能區水質穩定達標。良好的水生態環境帶動河流沿岸形成一批濱水產業,實現了經濟社會發展與環境改善的雙贏。依托全市水生態文明建設成果,爭取到“海綿城市”試點,兩者相互鞏固提升,加強水系環境整治,實現了水與城市的互生共存、和諧發展。

  制度科研并重,多措并舉修復水生態。探索建立水生態補償機制,建立流域生態補償制度。先后出臺了《大沽河流域水環境質量生態補償暫行辦法》、《青島市生態補償獎勵補助資金管理辦法》,充分調動上下游地區的積極性,加快形成“成本共擔、效益共享、合作共治”的流域保護和治理長效機制,使得保護自然資源、提供良好水環境質量的地區得到合理補償,促進區域生態環境質量不斷改善;大力實施水源涵養和水環境保護,強化補的功能,堅持“蓄一河清泉水、建一條經濟帶、成一道風景線”的小流域治理模式,實施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吸引民間資本投入水土保持工作,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有效提升水資源循環能力,形成綠色安全屏障。二是河湖生態環境持續改善,新修河道均采用生態護坡,河道生態治理率達到41.4%;開發再生水“產-學-研-用”鏈條式模式。通過深化再生水利用研究,加快成果轉化;堅持再生水與城市發展結合戰略,用好用足再生水;通過政策經濟手段,鼓勵使用再生水,促進再生水行業健康發展等措施大力推進全市再生水開發利用。

  豐富水文化建設,以水文化帶動水經濟。實施飲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達標建設、濕地公園建設等一系列生態保護和修復工程,水生態環境品質、河湖健康水平顯著提升,有效帶動旅游產業和濱河經濟的發展。依托治理后的大沽河,深入挖掘大沽文化,打造“傳統與現代相融、濱海特色鮮明”的水文化體系。積極推進沽河流域區市鄉鎮發展鄉村旅游,組織開展了省級鄉村旅游強鎮、工農業旅游示范點的創建工作,有效帶動城鄉服務業的發展,打造沽河文化景觀廊道。依河建立大沽河博物館,傳播沽河文化文韻,打造水景水情,人水和諧氛圍。推進濕地保護與建設,全市親水旅游產業蓬勃發展,主要涉水景觀旅游從5717萬人次增加到8081萬人次,旅游收入占全市GDP比重達到14.4% ;濱水產業高地初具規模,形成了一批濱水產業和價值高地。

  水生態文明建設任重而道遠,我們將繼續堅持“以水定城、量水而行、因水制宜”,正確處理人水關系,按照“一軸兩帶”的總體布局,建設以大沽河干流為中軸,輻射周邊地區,建設青島特色的水生態中心,為建設人水和諧、宜居幸福的綠色生態型濱海青島而努力奮斗。

最新更新  
文章排行  
河南省迎來首臺碼頭“
魅力章丘的“地標” 農
彩椒
產品訂購
風電成為山東第三大電
萊山加快郝家莊舊村改
帳篷酒店的誘惑:和袋
財政收入增速止落回升
十八大15次提“生態文
南京黑作坊洋垃圾產塑
 
關于我們 | 合作支持 | 法律聲明 | 免責聲明 | 招賢納士 | 聯系我們

綠網在線(原中國綠網):中國綠色生態發展的綜合展示平臺,是中國與全球綠色生態發展的交流窗口,也是國內國際首家“傳播綠色發展與多行業互動的綜合交互型”網絡媒介。本網所有編載、轉載、摘錄的內容并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僅用于促進綠色發展與生態和諧的傳播交流、信息互動,促進國內國際綠色生態的正能量發展和參考學習;本網所涉及內容,如侵犯了您的版權和隱私,請及時地聯系我們刪除!本網顧問律師:張學軍 韋福田。 (魯ICP備13003038號)

版權所有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或者建立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