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视频1区2区3区|91视频免费网站|青青操视频网站|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爽爽爽爽爽|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99

歡迎來到中國綠網.今天是: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綠網在線 >> 綠網要聞 >> 國內國際 >> 瀏覽文章
綠色生態發展是中國經濟發展的新態勢
時間: 2020年08月11日 來源:互聯網 作者: admin
 

    中國綠網訊  一個村莊的變化,可以折射一個國家的變遷。上世紀70年代開始,浙江安吉開山采礦,環境遭到嚴重破壞。2005815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在安吉余村考察時強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一變天地寬。如今,15年過去,安吉余村不賣石頭賣風景,成為安且吉兮的宜居宜業宜游之地。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如今已經成為全社會的共識。余村代表的,是中國的綠色奇跡。這是發生在身邊的改變:去年,北京PM2.5年均濃度創下2013年監測以來的最低值,全國重點城市PM2.5平均濃度比2013年下降43%。這是體現在發展中的數據:全國森林覆蓋率由新中國成立初期的8.6%提升到22.96%2017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約46%。這是被世界贊嘆的經驗:全球從2000年到2017年新增的綠化面積約1/4來自中國;河北塞罕壩林場建設者、浙江省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等,接連榮獲聯合國最高環境榮譽地球衛士獎。中國向世界遞出的綠色名片,既真實可感也影響深遠,為世界生態文明建設作出卓越貢獻。

  走向生態文明新時代,建設美麗中國,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重要內容。黨的十八大以來,從加快推進生態文明頂層設計和制度體系建設,加強法治建設,建立并實施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制度,到大力推動綠色發展,深入實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動計劃,率先發布《中國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國別方案》,實施《國家應對氣候變化規劃(2014—2020年)》,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發生了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

  中國的生態文明建設成效為什么大?最根本的就在于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指引。在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中生態文明建設是其中一位,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方略中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其中一條基本方略,在新發展理念中綠色是其中一大理念,在三大攻堅戰中污染防治是其中一大攻堅戰。這體現了我們黨對生態文明建設規律的把握,體現了生態文明建設在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中的地位,體現了黨對建設生態文明的部署和要求。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推動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思想指引,為共同建設美麗中國確立了價值導航。

  強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不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的一時發展,為兼顧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指明出路;強調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堅持生態惠民、生態利民、生態為民,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強調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加快制度創新,強化制度執行,讓制度成為剛性的約束和不可觸碰的高壓線;強調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把大自然當成一個相互依存、相互影響的系統,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開展生態文明建設;強調共謀全球生態文明建設,深度參與全球環境治理,形成世界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解決方案……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既有藍圖規劃,也有具體路徑;既有戰略層面的認識論,也有戰術層面的方法論;既有立足中國的長遠眼光,也有放眼全球的寬廣視野,指引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破浪前行。

  中國用幾十年時間走完了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工業化進程,與此同時,發達國家一兩百年間逐步出現的環境問題也在中國集中顯現。從這樣的大背景來看,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回答了中國發展最重要的時代之問,也契合了經濟轉型升級的規律、順應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從政府到社會、從干部到群眾的廣泛思想共識。在國家發展規劃制定中,綠色成為鮮明的底色;在各級黨委和政府的決策中,經濟和環保兼顧的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成為自覺選擇;在廣大黨員干部和群眾的心里,天藍水綠成為美好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中國已經確定時間表:確保到2035年,生態環境質量實現根本好轉,美麗中國目標基本實現;到本世紀中葉,建成美麗中國。有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指引,全國上下共同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就一定能創造更多生態治理的綠色奇跡,建成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的美麗中國。

最新更新  
文章排行  
河南省迎來首臺碼頭“
魅力章丘的“地標” 農
彩椒
產品訂購
風電成為山東第三大電
萊山加快郝家莊舊村改
帳篷酒店的誘惑:和袋
財政收入增速止落回升
十八大15次提“生態文
南京黑作坊洋垃圾產塑
 
關于我們 | 合作支持 | 法律聲明 | 免責聲明 | 招賢納士 | 聯系我們

綠網在線(原中國綠網):中國綠色生態發展的綜合展示平臺,是中國與全球綠色生態發展的交流窗口,也是國內國際首家“傳播綠色發展與多行業互動的綜合交互型”網絡媒介。本網所有編載、轉載、摘錄的內容并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僅用于促進綠色發展與生態和諧的傳播交流、信息互動,促進國內國際綠色生態的正能量發展和參考學習;本網所涉及內容,如侵犯了您的版權和隱私,請及時地聯系我們刪除!本網顧問律師:張學軍 韋福田。 (魯ICP備13003038號)

版權所有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或者建立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