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綠網訊 位于燕郊的燕達金色年華健康養護中心內,一排排小區式的居民樓,寬闊整潔的步道,看上去眼熟的商店、餐廳……所有的一切似乎都很難讓人把這里跟“養老院”三個字聯系起來。“大家一聽養老,多少都有個刻板印象。我覺得這里有個理念特別好,就是‘養老社區’。”63歲的張樹芳和老伴兒方興都是北京人。兩人在養護中心的家,乍看之下和京城退休老人的宅邸并無二致,充滿了溫馨、祥和的氣息。在這里,體檢、保潔、送餐等一系列細致周到的服務隨叫隨到不說,還守著一所三級甲等的燕達醫院,看病比北京方便得多。兩年來,張樹芳越來越滿意自己“超前”的決定。
據了解,為推動京津冀養老服務協同發展,廊坊市域內養老機構收住京籍老年人已可享受北京養老機構運營補貼。采訪中,京籍老人表示希望北三縣醫保與北京進一步統一。國家發改委3月發布的“通州與北三縣協同發展規劃”,對此已有明確設計,“統一社會保障標準”與統一環保、城市建設和基本公共服務標準一并提出:“逐步統一繳費標準、保障范圍、醫保目錄、公共衛生待遇、準入條件等。”
北京大學教授、北京市老齡委專家陸杰華對記者說,北三縣緊鄰北京,具有發展健康養老產業得天獨厚的空間和資源優勢。在接收北京老人方面,北三縣養老機構應超前做好健康老人和失能老人的細分工作,在服務和設施上對后者給予重點關注。按照通州與北三縣協同發展規劃的要求,兩地應進一步打通醫保,并解決好跨界交通的問題,使京津冀三地特別是北京的老人更好地在這里安度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