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綠網訊 11月27日至28日,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赴河北省圍場、隆化兩縣開展扶貧調研并召開座談會。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協同打贏打好精準脫貧和污染防治攻堅戰,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作出新的貢獻。
圍場縣、隆化縣是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也是生態環境部定點扶貧縣,于2020年2月脫貧摘帽。黃潤秋一行現場調研了圍場縣克勒溝鎮元寶洼村冬暖大棚產業扶貧項目和生活污水治理項目、隆化縣韓麻營鎮海岱溝村清潔型煤試點應用項目和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項目,實地察看了御道口小灤河國家濕地公園、塞罕壩機械林場生態保護與建設情況,并看望慰問4戶脫貧戶和基層扶貧干部。
圍場縣元寶洼村傳統以種植土豆為主,經濟效益低,為改變這種狀況,元寶村通過調研學習,于2019年投產運營冬暖蔬菜大棚示范項目。黃潤秋走進大棚,詳細了解蔬菜品種、產量、收益和脫貧帶動成效。他表示,地方應結合實際,發展綠色產業,帶動當地群眾特別是困難群眾就業增收致富,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扶貧效益和生態環境效益多贏。
黃潤秋分別聽取了清潔型煤試點應用、村莊生活污水治理和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項目情況介紹,詳細了解每個項目進展和生態環境治理成效。在得知試點村莊有效解決冬季清潔取暖問題、農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得到集中有效處理后,黃潤秋對此表示肯定。他說,清潔型煤應用和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是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提升農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的實事好事,要持續發力,不斷取得新成效,讓優美生態環境成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支點。
在小灤河國家濕地公園,黃潤秋詢問了解公園生態保護與建設情況,以及生態旅游帶動的幫扶脫貧效果,他表示,要堅持做好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促進生態環境保護與脫貧攻堅相得益彰。在塞罕壩機械林場,黃潤秋參觀了解林場發展歷程和取得的輝煌成就,他說,塞罕壩機械林場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生動范例,要大力弘揚“牢記使命、艱苦創業、綠色發展”的塞罕壩精神,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嚴冬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