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綠網訊 “小區南北門都安裝了智慧門禁系統,特有安全感;破損的路面重新鋪了柏油,出行更加通暢便利;雨水管線給修了,這幾場雨都沒再積水;年久失修的自行車棚拆了重建,還要安裝充電設施……”家住豐臺區太平橋街道蓮花池南里離心機宿舍小區的馮美麗數著9月份以來小區的變化,開心地笑著。
離心機宿舍小區位于蓮花池公園西南角,建成于上世紀80年代,小區兩棟樓共203戶,自2005年產權單位北京醫用離心機廠改組就沒了物業管理,一直處于由太平橋街道和蓮花池社區提供應急補位措施的狀態。蓮花池社區黨委書記李偉秀介紹,《條例》實施后,在街道的支持下,小區9月4日正式成立了物管會。
在硬件提升改造的同時,物管會還積極對接物業企業,10月底引進了京豐物業,小區又有物業服務了,居民們對物管會的認可度更高了。
記者從豐臺區物業管理專班獲悉,5月1日至11月30日,7個月里豐臺區987個小區業委會(物管會)組建量從60個增長到773個,組建量全市排名前列。業委會和物管會將居民組織起來,開展各種形式的基層自治,363個小區引入了物業公司管理,有物業公司管理的小區由497個增長到860個。
豐臺區物業管理專班相關負責人介紹,豐臺區在組建業委會、物管會的過程中堅持黨建引領,目前成立黨組織的物業企業從144個增長到383個,物業企業黨組織覆蓋率從37.7%提高到99.5%;業委會、物管會黨組織覆蓋率也達到97.1%,黨組織覆蓋面還在進一步擴大。下一步豐臺區將進一步督促屬地街道落實《條例》,擴大業委會、物管會覆蓋范圍,引導業委會、物管會積極履行職責加強對物業管理的監管,督促物業提升菜單式服務水平,努力做到“居民有所需,物業有所應”,提升豐臺區居住小區宜居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