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綠網訊 2019年,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東營作為黃河入海口城市、黃河三角洲中心城市,迎來前所未有的重大歷史機遇。2020年,“省會經濟圈”7市一體化發展,打造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示范區。東營攜國家級戰略入圈,搶抓機遇、奮力奔跑。
“東營將切實擔當起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中的重大責任,抓住機遇搞好系統謀劃,加快推進實施重點項目,推動黃河三角洲生態大保護與東營高質量發展相得益彰。”東營市委書記李寬端如是說。在勝利油田礦區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東營,因油而生、因油而建、因油而興。與石油相輔相成的工業體系,培育了大批規模大、實力強的骨干企業。然而,伴隨著資源的枯竭和拉動力的減弱,東營產業發展掣肘愈加明顯。
面對資源型城市轉型、經濟轉型升級的雙重任務,東營拿出了這座年輕城市的勇氣和魄力,明確打造山東高質量發展的增長極這一目標定位,圍繞石化、橡膠、石油裝備、有色金屬、新材料五大特色產業,現代高效農業、文化旅游兩大優勢產業,生物制藥、航空航天兩大未來產業,構建具有持續競爭力的“5+2+2”產業結構,培育引進龍頭企業,實施高端高質項目,發展路徑進一步明晰。東營利用河海交匯、新生濕地、野生鳥類三大世界級旅游資源,精心編制《黃河入海文化旅游目的地規劃》,加快實施“旅游富民”三年行動計劃,按照“政府做線路、企業做項目、合力做市場”的模式打造觀海、觀鳥、大美濕地等8條精品旅游線路,打響了“黃河入海、我們回家”文化旅游品牌。
2020年7月,包括東營在內的沿黃九市共同成立“山東黃河流域城市文化旅游聯盟”,標志著黃河流域城市文化旅游一體化發展步入了新階段。面對發展機遇,東營立足于獨特的文旅優勢和資源特色,不斷擦亮文旅品牌,講好“黃河入海”故事。
與此同時,東營著力豐富發展旅游休閑度假業態,統籌河、海、湖、濕地、城等要素提升城市建設品質。中心城區和各縣區推進實施的重點項目進展順利。2020年,東營“旅游富民”三年行動計劃確定重點工作19項、重點項目30個,年度計劃投資42.1億元。截至11月初,17項重點工作達到計劃進度,26個重點項目達到計劃進度。(昶君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