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綠網訊 今年懷柔區將全面謀劃科學設施集群建設,硬科技孵化器和加速器將嶄露頭角,懷柔科學城將與國際會都、中國影都同頻共振。懷柔科學城管委會副主任伍建民表示,到2025年懷柔科學城的城市框架基本形成。
伍建民介紹,今年,懷柔區將積極爭取國家實驗室建設。同時,全面謀劃科學設施集群建設。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今年將加快在建29個科學設施平臺的建設,力爭高能同步輻射光源、多模態跨尺度生物醫學成像設施和輕元素量子材料交叉平臺、腦認知機理與腦機融合交叉研究平臺、空地一體環境感知與智能響應研究平臺、高能同步輻射光源配套綜合實驗樓和用戶服務樓主體工程完工。力爭國際子午圈大科學計劃總部、介科學與過程仿真交叉研究平臺、北京分子科學交叉研究平臺、北京激光加速創新中心等4個第二批交叉研究平臺和11個科教基礎設施項目土建工程完工。
“落地懷柔的5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中,綜合極端條件實驗裝置已經率先進入了科研狀態;高能同步輻射光源項目,1月完成了主體鋼結構施工,年底主體工程完工,完成土建工程的90%;地球系統數值模擬裝置,目前設備正進行安裝調試,預計今年6月可具備試運行條件; 子午工程二期土建工程完成85%,預計6月土建工程完工,進入設備安裝調試階段;多模態跨尺度生物醫學成像設施預計年底土建工程完成90%。”伍建民介紹,在建的29個科學設施平臺,將相繼在2022年至2025年建成并投入使用。懷柔區將積極推動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國家實驗室、國家級產業創新中心和技術創新中心落地建設,加快形成國家戰略科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