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綠網訊 在海南建設自由貿易港,是黨中央著眼于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為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創新發展作出的一個重大戰略決策,是我國新時代改革開放進程中的一件大事。
2020年以來,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成為海南的專屬名詞。從“順利開局”到“蓬勃展開”,新時代改革開放的新篇章,正在南海之濱激情譜寫:28天就控制疫情,實現無新增本地確診病例;5個貧困縣全部摘帽,600個貧困村全部出列,64.97萬名建檔立卡貧困群眾全部脫貧;全年地區生產總值增長3.5%,企業和個人所得稅優惠、進口原輔料和交通工具及游艇“零關稅”正面清單、高端緊缺人才清單管理辦法等政策相繼落地,自貿港建設早期收獲凸顯……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脫貧攻堅和自貿港建設“三個大考”,海南交出了令全省人民滿意的“三張答卷”。
凡是過往,皆為序章。展望“十四五”,迎來發展“黃金機遇期”和“重要窗口期”的海南,再一次站在中國改革開放的最前沿。“初步建立自由貿易港政策制度體系”“推動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0%以上”……這是海南經濟高質量發展從“調理肌體”轉向“強身健體”的五年,是為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打基礎的五年。海南將把制度集成創新擺在突出位置,解放思想、敢闖敢試、大膽創新,堅持“闖”為基調、“穩”為基礎,遠近結合、小步快跑,切實扛起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海南擔當。心懷“國之大者”,方能扛起歷史擔當。如果把國內國際“雙循環”比作一個“8”字形,那么,憑借自貿港眾多特殊的政策和優越的區位優勢,海南可以成為那個交點,從而使得海南自由貿易港能夠在配置全球資源當中成為一個重要的節點。
立足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交匯點上,對內,海南要對接超大規模國內市場,對外,要吸引全球優質資源集聚,成為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反應爐”。海南省政協委員韓明認為,從國家層面講,構建新發展格局,關鍵在于暢通國內大循環和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對海南而言,要建成全球獨一無二、競爭力強的自貿港,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利用自貿港優勢,在服務國內大循環和國內國際雙循環中找準發展定位,找到發展機遇。“2020年,雖然上半年海南經濟受疫情影響有所下滑,但在下半年實現了‘V’字型逆轉,多項主要經濟指標好于全國平均水平,這是極其不容易的!焙D鲜≌䥇f委員李仁君說,去年以來,各項海南自貿港政策先后落地,紅利不斷釋放,人才相繼涌入,各項指標均顯示海南自貿港建設實現良好開局,接下來應該一步一個腳印,“小步快跑”建設自貿港。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笆奈濉逼陂g,海南要實現從脫貧攻堅到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歷史性轉移,這讓來自基層的海南省人大代表陳飄著實激動了一番。在他眼里,這五年,是海南的農村打贏“翻身仗”的最佳時機!班l村振興,人才必不可少;鄉村要振興,產業要興旺!标愶h認為,現階段,農村最缺懂技術、做產業、善經營、抓黨建的人才,希望更多有能力有情懷的人可以沉到基層,助力鄉村振興,這也是廣大基層群眾的愿望。“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前進的道路上,我們要始終同人民群眾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以人民為中心,用政府的‘緊日子’換取老百姓的‘好日子’。”省委書記沈曉明在省六屆人大四次會議閉幕會上的講話情真意切。
正如沈曉明所說,未來五年,是海南經濟高質量發展從“調理肌體”轉向“強身健體”的五年,是為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打基礎、栽“桃樹”的五年。海南將把制度集成創新擺在突出位置,解放思想、敢闖敢試、大膽創新,堅持“闖”為基調、“穩”為基礎、遠近結合、小步快跑,切實扛起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海南擔當。 (嚴冬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