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綠網訊 “這是我的新學校,漂亮吧!”2月8日上午,臨沂市羅莊區沂堂鎮迷龍小學六年級一班趙明月帶著從外地回村過年的堂妹,來到校門口。趙明月指著不遠處的教學樓介紹,那座教學樓有四層,有音樂教室、美術教室。現在上課都用多媒體,教室里配有空調。“我現在可喜歡跑操了,因為新學校是塑膠跑道,再也不用擔心跑步時沙土瞇眼了。每天中午可以花5元錢在食堂吃飯,有水果有牛奶。”趙明月說,搬進新校前,都是在校外的小店里吃午飯,有時會吃壞肚子。“而且,我們的廁所也很干凈,可以時時沖水的。”
迷龍小學校長張廣告訴記者,新校占地面積36797平方米,建筑面積11600平方米,總投入3000余萬元。“學校幼小一體化,現有14個教學班,在校學生514人,教職工33人,其中幼兒園學生130人,幼兒教師7人。新校的建成,一改先前功能室被擠占、學生上下學困難的狀況,切實解決了家庭困難孩子的入學問題。”今年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十四五”時期,促進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發展,推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和城鄉一體化。重點面向鄉村義務教育學校,近年來,山東啟動鄉村教育振興計劃,印發推進鄉村教育振興的實施意見,優化鄉村中小學(幼兒園)布局,提升鄉村學校辦學條件,持續加大農村留守兒童關愛力度。
2020年,山東以鄉村小規模學校和鄉鎮寄宿制學校為重點,推進義務教育薄弱環節改善與能力提升,1276所學校新建、改擴建校舍344萬平方米,購置配備價值11.8億元的儀器設備,建設1.06萬套鄉村教師周轉宿舍。聚力消除中小學“大班額”,2020年各地新建、改擴建中小學校開工272所,新增中小學學位57.9萬個,中小學56人及以上大班額全部消除。
教育事關千家萬戶,牽動全社會的心。山東把促進中小學教育發展、保障幼有所育,列入省委、省政府確定的20項重點民生實事。聚焦教育領域民生痛點、堵點、難點,山東謀實事、出實招、求實效,為孩子們共享高質量教育撐起一片藍天。 (昶君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