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綠網訊 中醫藥學包含著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健康素養理念及其實踐經驗,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創造和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杰出代表,中醫藥以其博大精深、兼容并蓄,逐漸成為中華文化最為重要的載體之一。為挖掘弘揚傳統中醫藥文化,振興我國中醫藥事業,近日,新華網在“醫圣”張仲景的故里河南南陽舉辦沙龍研討會,圍繞“凝聚文化力量 助推中醫藥發展”這一主題,與會嘉賓進行了深入探討。
南陽市中醫藥發展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楊運卿在會上表示,仲景文化是中醫藥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醫藥文化的精髓所在,在我國醫藥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位置。南陽的特色中醫藥文化發展之路就是要堅持不懈弘揚仲景文化。南陽是醫圣張仲景故里、中醫祖庭醫圣祠所在地、中醫藥文明的發祥地之一,仲景文化是南陽最具特色的地域文化、醫藥文化。為了實施中醫藥強市戰略,統籌推進中醫藥事業和產業高質量發展,南陽市堅持傳承精華,守正創新,大力弘揚仲景文化。
“塑造獨具特色的仲景文化品牌,是南陽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歷史重任,我們一定要傳承好、研究好、弘揚好,把仲景文化品牌作為南陽的一張靚麗城市名片推向全球、走向世界。”楊運卿介紹,一是建強仲景文化載體。一方面高標準建設好醫圣祠文化園,另一方面持續高規格辦好張仲景醫藥文化節和仲景論壇活動,擴大規模、擴大影響,推動仲景文化遠播海內外;二是拓展仲景文化內涵。深入挖掘仲景文化的內涵,向世界講好醫圣張仲景和中醫藥的故事,助推醫圣張仲景成為中國傳統文化、中醫藥文化的重要元素和符號;三是傳承仲景學術精髓。深入開展仲景醫學文獻和古籍整理研究工作,推進中醫藥古籍文獻數字化,創新發展仲景方、藥、針、灸理論體系和應用,提升南陽“仲景宛醫流派”學術理論和臨床應用水平。
近年來,隨著人們的健康意識越來越強,中醫“治未病”理念逐漸融入到人們日常生活當中,但與此同時,如何發揚光大中醫藥產業等問題也擺在繼承者面前。楊運卿表示,“南陽是我國中醫藥事業和產業大市,中藥資源豐富,中醫藥產業前景廣闊。做大做強,打造千億中醫藥產業,已是南陽市中醫藥發展目標。”如何推動南陽中醫藥產業發展?楊運卿認為,首先,將中醫藥產業發展同鄉村振興、生態文明建設、特色產業發展相結合,推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把中醫藥打造成產業鏈條完善、帶動能力明顯的支柱產業。“爭取到2025年,全市中醫藥產值由300億元增加到600億元,到2030年,全市中醫藥產值突破1000億元大關。”其次,實施宛藥品牌振興計劃。全力打造“八大宛藥”品牌,促進南陽市中藥產業“種好藥、產好藥、造好藥”。再次,實施艾產業倍增計劃,打造“世界艾鄉”。 (嚴冬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