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綠網訊 炎炎夏日清晨,陜西省嵐皋縣城關鎮聯春村的寧靜,被“90后”返鄉創業大學生余淼呼喚雞群的聲音打破。正在撒玉米喂雞的余淼忙得不亦樂乎:伴隨著“咯咯咯咯……”的聲聲吆喝,雞群從林下飛奔而來,爭先恐后地啄起食來。
記者來到群山環抱中的聯春村康源生態養殖場時,看到千余只兩三公斤重的黑土雞在林下悠閑“散步”、覓食昆蟲,咕咕聲此起彼伏。“目前這個養雞場存欄土雞2000余只,小雞苗1000余只,近幾天還要購回來幾千只小雞苗。我們的土雞銷往重慶、安康等地。預計今年年底可以出欄10萬羽,收入30多萬元。”余淼說。
1996年出生的余淼,2019年大學畢業。伴隨著鄉村振興號角的吹響,回鄉創業、回饋故里的想法開始在他心中萌芽。心懷助力家鄉發展、帶領鄉親致富的夢想,他回到了地處秦巴山區的鄉村,跟隨母親一起養雞,開始了自主創業。每天四五點,給雞喂飼料、清掃、圈舍消毒……余淼開始了一天的勞作。兩年堅持下來,余淼逐漸練就了吃苦耐勞的品格,也讓他對父老鄉親的生活有了更深的體驗。“作為‘90后’大學生,我返鄉當‘雞倌’,依靠林下養雞致富不算什么,‘養’成致富帶頭人,帶動大家共同致富,才是我的追求。”在他的帶動下,曾經的貧困戶肖詹明等5人來到了康源生態養殖場,和他共同奮斗。每人每月3000元的工資,鞏固了他們來之不易的脫貧成果。“能為家鄉做點事,助力鄉村振興,我很滿足了。”余淼說。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現在的農村對年輕人來說,已是一片可以施展理想抱負的沃土,只要腦子靈活,根本不愁賺錢!”這位勤勞樸實的小伙子說,他相信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返鄉創業。嵐皋縣農業農村局干部廖霖說,余淼“歸隱”家鄉的山林養土雞,舍棄了安逸的生活,舍棄了年輕人豐富的娛樂活動,甚至身上都帶著一股雞舍的味道,但是他用自己的辛勞和智慧奮斗后終見彩虹,是年輕人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