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綠網訊 今年,寧陽縣第一人民醫院職工王成的女兒王恩澤即將成為寧陽縣第三小學文廟小學教育集團(仰圣校區)的一名學生。8月19日一早,王成打開“愛山東”APP,點擊“義務教育入學服務”,根據系統分配片區學校,王成點擊“確認”提交,女兒入學報名成功。“整個過程用了不到10分鐘,真方便!”
在今年的義務教育報名季,“家中動動指,報名分分鐘”的情景逐漸常態化。山東省通過大數據賦能推動實現家長報名、資料提交、審核錄取“網上辦”“掌上辦”,實現義務教育入學“減證明”“零跑腿”。目前,全省168個縣(市、區,含有教育職能的開發區等)已全面啟動系統研發工作,惠及全省260萬個家庭。
據了解,山東省組織各地逐項核查入學證明材料,列出清單,提前向社會公布。記者從省教育廳獲悉,對于沒有法律法規依據的證明和蓋章環節、實際辦理程序復雜煩瑣且有關單位無法證明的、可通過與其他部門信息共享獲取相關信息的,原則上一律取消,同時嚴禁各種“奇葩證明”“循環證明”“重復證明”。
針對報名過程中家長現場集中排隊、耗時過多等問題,山東省重塑入學流程,將原來傳統入學報名“家長現場排隊登記—現場提交紙質材料—工作人員錄入信息”重塑為“線上信息錄入—大數據共享校驗”,使報名速度更快、效率更高、操作更便捷。家長通過注冊登錄“愛山東”APP,打開義務教育入學專題應用,按照提示輸入信息,即可完成申報流程,后臺數據迅速校驗完成后,審核結果推送學生家長,實現全程無紙質材料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