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视频1区2区3区|91视频免费网站|青青操视频网站|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爽爽爽爽爽|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99

歡迎來到中國綠網.今天是: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綠網在線 >> 綠網要聞 >> 省市亮點 >> 瀏覽文章
貴州畢節:激活特色產業 繪就鄉村振興“實景圖”
時間: 2022年01月16日 來源:互聯網 作者: 記者 李凡 駱飛
 

       中國綠網訊  雪后初晴,氣溫雖低,位于貴州烏蒙山的畢節市赫章縣結構彝族苗族鄉大山村卻是一番火熱的勞動景象:村干部正組織人力修建機耕道、蓄水池,不少村民正翻犁土地。

  “為了提升農業生產效率,村里正在修建7公里機耕道,4個蓄水池,將輻射3300畝土地,有效改善村里的農業基礎設施。”大山村村支書李天艷說,大山村2020年脫貧以來,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做強農業產業。“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帶領群眾種植了3000畝馬鈴薯和210畝魔芋,還爭取政策補貼村民養牛,每戶每頭牛補貼5000元,如今全村實現了戶均1頭牛的養殖規模。”李天艷說,大山村有序實施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幫扶,村里對2021年因病返貧的4戶6人及時納入幫扶,全力掃除幫扶盲區。

  自精準扶貧實施以來,脫貧攻堅主戰場之一的貴州省不斷攻克一個個“貧困山頭”。作為全省扶貧任務較重的畢節市,更是持續推進精準扶貧。2020年11月23日,隨著赫章縣、納雍縣、威寧縣脫貧摘帽,貴州貧困人口最多的畢節市全部脫貧。去年以來,畢節市嚴格落實“四個不摘”,建立健全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等,防止規模性返貧。在持續做好脫貧成果鞏固同時,畢節市以特色產業帶動為著力點,積極推進鄉村振興,努力繪就鄉村振興“實景圖”。

  隆冬時節,在黔西市綠化白族彝族鄉脆紅李種植基地里,不少農戶正在除草。“管得好才長得好,我家20畝脆紅李去年收入約10萬元。”綠化鄉石桐社區脆紅李種植大戶朱德貴說。山下菜園,山上果園。如今的綠化鄉不少村(社區)與過去“只見山頭不見樹”形成鮮明對比。過去,綠化鄉石漠化較嚴重,全鄉耕地石漠化率曾接近50%,土壤貧瘠、水土流失嚴重。

  近年來,綠化鄉以“黨支部+合作社+農戶”模式,推動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發展脆紅李,既為治理石漠化找到了路子,又為經濟發展找到了方向,1.5萬畝脆紅李已經成為綠化鄉的發展名片。

  “因地制宜選產業,如今鄉里3500余畝脆紅李已實現掛果采收,正成為鄉村振興的重要產業支撐。”綠化鄉黨委書記譚政說,為拓展村民增收渠道,優化產業結構,鄉里還引進制酒企業,搞果酒生產,有效提升農產品附加值。綠化鄉引進的貴州溪源果酒有限公司已投入生產,生產車間里共有22個儲存罐,可儲存近56噸果酒,有效促進村民增收,帶動產業升級。抱團發展也是畢節助推鄉村特色產業壯大的有效途徑。在織金縣貓場鎮,過去分散的小加工作坊通過不斷抱團發展,如今將“小皂角”做成了大產業。

  目前,貓場鎮已成為西南地區最大的皂角加工集散地之一,種植皂角超過4萬畝,年加工銷售皂角精1000余噸,銷售產值達3億元,覆蓋帶動2萬余名群眾增收。當地圍繞皂角經濟逐漸形成了集種植、加工等為一體的皂角產業集群。強化特色產業的同時,畢節市還通過完善“公司+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戶”的經營模式,不斷打造農業品牌,提升企業市場競爭力。2021年,畢節市共培育市級以上龍頭企業452家,農產品加工轉化率達55%,農業總產值增長8.5%。全市累計銷售各類農特產品達248.3萬噸,銷售額共計191.6億元。  (嚴冬綜合)

最新更新  
文章排行  
魅力章丘的“地標” 農
彩椒
產品訂購
風電成為山東第三大電
萊山加快郝家莊舊村改
帳篷酒店的誘惑:和袋
財政收入增速止落回升
十八大15次提“生態文
南京黑作坊洋垃圾產塑
莫言:獎金買房子是玩笑
 
關于我們 | 合作支持 | 法律聲明 | 免責聲明 | 招賢納士 | 聯系我們

綠網在線(原中國綠網):中國綠色生態發展的綜合展示平臺,是中國與全球綠色生態發展的交流窗口,也是國內國際首家“傳播綠色發展與多行業互動的綜合交互型”網絡媒介。本網所有編載、轉載、摘錄的內容并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僅用于促進綠色發展與生態和諧的傳播交流、信息互動,促進國內國際綠色生態的正能量發展和參考學習;本網所涉及內容,如侵犯了您的版權和隱私,請及時地聯系我們刪除!本網顧問律師:張學軍 韋福田。 (魯ICP備13003038號)

版權所有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或者建立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