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綠網訊 RCEP(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自今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以來,山東省外貿企業乘東風、享紅利,有效降低成本、靈活安排貿易,以更足的信心開拓更大的市場,開展更多的合作。在擁抱新一輪開放機遇的同時,企業也面臨著適應新的貿易規則以及應對新的國際競爭的挑戰。
對企業來說,RCEP生效后最大的好處,莫過于降低關稅帶來的出口機遇增多和進口成本降低。“環己胺出口到日本以前需要繳納稅率為3.1%的進口關稅,現在能夠享受零關稅待遇。”1月12日,在位于RCEP青島經貿合作先行創新試驗基地的原產地證書審簽中心,青島昂必立實業有限公司業務二部經理崔玉嬙,正和青島海關關員商討公司的享惠方案。
這家主營化工品出口的企業,每年對日出口額2.6億元左右。“之前由于中日之間沒有自貿協定,我們的產品與東南亞等地的競爭對手相比,稅率普遍要高出3個百分點,處于明顯劣勢。”崔玉嬙說,“RCEP生效后,預計每年能夠享受關稅優惠約320萬元,不再需要通過降價的手段與東南亞同行競爭,企業的出口利潤將會增加。”
山東產業門類齊全,與RCEP成員國產業互補性強,經貿往來密切,深化產業合作空間廣闊。據統計,2021年前11個月,山東省對RCEP除中國以外其余14個成員國進出口額達9371.9億元,同比增長35.4%。
“關稅減讓特別是中日兩國之間首次互降關稅,讓山東外貿企業的出口競爭力得以提升,化工品、紡織服裝、農產品等優勢出口商品率先受益。”青島海關關稅處一級高級主管姚勇說。原產地證書是企業享受RCEP關稅減讓的重要憑證。據青島海關統計,RCEP生效以來(1月1日-12日),青島海關共為1038批出口貨物簽發RCEP原產地證書,與RCEP其他成員國間享惠進出口貨值3.8億元,相關企業可享受國內海關和出口目的國海關RCEP關稅減讓近2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