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綠網訊 占地25畝的工廠能創造多少產值?博興縣一家廠區25畝、有60余人的民營企業,2021年產值超2億元,實繳稅收逾1600萬元,挺進高質量發展的前列。
春節假期過后,記者來到這家企業——山東濱州智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雖剛過假期,但公司的新項目“智源生物基于環糊精的智能醫藥新材料項目”卻已在如火如荼地推進中。
成立10余年來,智源生物僅靠生產和研發一種產品——環糊精衍生物,發展壯大。“我們生產的環糊精衍生物產品,主要作為功能性藥用輔料應用于醫藥的生產。比如,一些抗病毒類的藥物在研發和生產過程中,就使用到我們的產品進行藥物包合,起到增溶助溶的效果。”智源生物行政總監卞旬杰告訴記者,目前,該公司已經成為國內環糊精細分領域的領軍企業,在滿足國內需求的同時,大量出口海外。
2021年,智源生物被認定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并成功入選第三批國家“十四五”期間重點支持的1000家“小巨人”行列。
公司之所以有如此的發展成績,卞旬杰說,得益于堅持科技創新發展。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近年來,該企業與國內頂尖院校進行產學研合作,將科技創新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生產力。
山東省2022年工作動員大會指出,科技創新是全面創新的核心。科技創新搞不上去,發展動力就不可能實現轉換,就難以贏得競爭新優勢。研發投入要持續提高,科技載體要聚力做強,企業主體要培大培強,成果轉化要順暢有效。
智源生物的創新發展案例,是濱州企業重視創新,取得高質量發展的縮影之一。
2021年,濱州市經濟持續穩定恢復,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的一大“武器”就是加強科技研發創新。近年來,濱州市堅持深化“雙型”城市建設,打造各類創新主體協同互動、創新要素順暢流通、創新資源高效配置的優良生態。全社會研發投入占GDP比重達到3.36%,列全省第1位;綜合創新水平指數上升位次列全省第1位;制造業技改投資增速列全省第1位。每萬名就業人員中研發人員提高幅度列全省第2位。
京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一家由校辦工廠發展起來的龐大企業集團,已經由開始的石油煉化企業,逐步向能源、新材料、三農、物流等產業延伸。公司董事局主席馬韻升說,經營企業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要想高質量發展,就必須投入高質量的人才,搭建高質量的平臺。
自2019年起,京博控股集團建設“N1N”教學實訓與科研轉化基地,把多個大學拉入京博控股集團以及博興、濱州優秀企業的平臺上,讓產業變成人才、應用技術與技能轉化基地和科研項目技術應用轉化實驗基地。2021年,該集團中聚新材料15萬噸/年溴化丁基橡膠及配套項目正式投產,作為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項目庫優選項目,與此前的5萬噸/年溴化丁基橡膠裝置及配套項目貫通,成為全球單體產能最大的丁基橡膠工廠,其生產的溴化丁基橡膠可廣泛應用于高端醫藥和下游高性能輪胎領域。
在博興,鍍鋅板及彩涂板的產量幾乎占據全國的半壁江山。作為高耗能、高污染產業,如何創新改革,實現高質量發展,近年來一直考驗著當地企業和政府。
從2020年開始,博興縣打響了一場艱難的金屬板材行業“VOCs治理攻堅戰”。博興縣通過倡導“一企一策”方式,為全縣彩涂板生產行業“問診把脈”。治理過程中,當地政府、商會、企業三方緊密配合、通力合作,完成工藝改造103家企業、161條生產線,并完成在線設備聯網107臺,以及用電監控805個檢測點位、視頻監控1088個檢測點位的安裝與聯網。通過對VOCs廢氣的源頭控制、收集、處理、在線監控等,全縣161條彩涂生產線全部完成達標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