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綠網訊 近日印發的《濟南市新型城鎮化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提出,堅持把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作為首要任務,以農業轉移人口為重點,兼顧其他非戶籍常住人口,加快戶籍制度改革和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使全體居民公平共享更高品質的城市生活。
濟南將加快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城市,持續深化戶籍制度改革,繼續優化落戶手續和辦理流程,加強政策宣傳解讀,推進戶口、居民身份證辦理“無紙化”“免填單”,探索推進省會經濟圈戶口通遷,建立現代化人口管理服務制度,強化實有人口動態管理,加快建設電子證照和電子檔案。
濟南將建設人才管理改革試驗區,創建國家級吸引和集聚人才平臺,完善高精尖缺人才引進機制,營造最佳人才發展生態,扎實推進創新創業,大力實施“創業泉城”工程,完善融通創新生態,吸納外源性勞動年齡人口,打造青年發展友好型城市,持續深化校地合作,“十四五”時期落戶青年人才60萬人以上。同時,瞄準千億級人力資本產業,推動人力資本服務與人力資源服務聯動發展,建設黃河流域國家級人力資源人力資本產業園。
《規劃》提出,推動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提高基本公共服務保障水平,圍繞義務教育、社會保險、醫療衛生、托育養老等民生領域,提高基本公共服務可得性,加快實現常住人口全覆蓋,完善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享受基本公共教育服務保障機制,確保符合條件的隨遷子女均能在公辦學校接受義務教育,實施全民參保計劃,健全進城務工人員參加社會保險制度,推進異地就醫結算能力建設,逐步實現住院、門診費用線上線下一體化異地就醫結算服務,增加普惠性托育和學前教育供給,健全完善養老服務體系,推進外地老年人同等享受本地優待項目。同時,提供可負擔的住房保障,健全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完善長租房、保障性租賃住房、公租房、共有產權住房政策,加快發展住房租賃市場,完善長租房政策,擴大小戶型、低租金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打造線上租房平臺,制定房屋出租基本設施配置標準,推動租購住房在享受基本公共服務上具有同等權利。
濟南將秉持“進了濟南門,就是濟南人”理念,幫助和支持農業轉移人口融入企業、子女融入學校、家庭融入社區、群體融入城鎮,保障農業轉移人口在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中的比例,積極引導其參加黨組織、群團組織和社會團體。(昶君 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