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富硒示范基地掛牌

誘人的軟棗獼猴談
山東綠網訊 立秋已過,煙臺海陽市二十里店鎮邵伯村軟棗獼猴桃即將迎來成熟季。在這個充滿喜悅的豐收季節里,中國農業技術推廣協會富硒農業技術專業委員會副主任楊若浩特地從北京趕來,將一塊金燦燦的牌匾交付到邵山莊新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宋立元手中。牌匾上,醒目的“富硒農業示范項目”,讓邵伯村的軟棗獼猴桃產業再添“金招牌”。
海陽市二十里店鎮邵伯村原本是個窮山溝,為改變窮困面貌,村里成立黨支部領辦合作社,流轉土地1600畝,建成了華北最大的軟棗獼猴桃產業園,年產量達200萬斤。為更好地應對市場,合作社建設氣調庫3000噸、分揀包裝車間400平方米,并以軟棗獼猴桃為原料開發酒水、果汁、凍干食品等深加工產品,使軟棗獼猴桃的產值突破4000萬元。于水果界被稱為“軟黃金”的奇異綠果,在邵伯村變成了“真黃金”。今年,海陽市二十里店鎮邵伯村借勢田園綜合體,成功申報中國農業技術推廣協會富硒軟棗獼猴桃示范項目,將目光投向長遠,深耕“硒”望的未來。“我們與中國農業技術推廣協會進行了合作,想通過‘富硒’這一健康領域,將軟棗獼猴桃的品質再提升一個等級。”宋立元介紹,除了具有得天獨厚的生長條件外,合作社在軟棗獼猴桃的生長期,采用生物肥、富硒技術進行示范種植,使其補充了人體必需的硒元素,賦予了軟棗獼猴桃新的生命力,“我相信富硒軟棗獼猴桃將給村民和集體帶來更大的收益。”
近年來,我國富硒農業蓬勃發展,已成為鄉村振興、扶貧攻堅、農業轉型升級的有效途徑。為推廣富硒農業發展先進經驗,通過示范引領富硒農業健康發展,中國農業技術推廣協會富硒農業技術專業委員會自2017年起,推動創建了8個全國富硒農業示范基地和500多個標準化富硒農業生產基地,基地產品涵蓋了水稻、小麥、小米、蘋果、臍橙、枸杞、羊肉等諸多品類,這些基地正引領著我國富硒農業健康發展。
“我們之所以選擇邵伯村,是因為這里的軟棗獼猴桃產業體系比較完善,有一定的體量和規模,而且通過前期富硒技術的實施,邵伯村的軟棗獼猴桃硒含量經過國家權威部門檢測,均達到了相關標準。”中國農業技術推廣協會富硒農業技術專業委員會副主任楊若浩表示,邵伯村軟棗獼猴桃富硒農業示范項目的掛牌,標志著海陽市功能性農業向前走了一大步,“富硒農產品是新領域、新經濟,我們協會將在科學普及的基礎上,帶領更多果農村民推廣提升富硒產品,為鄉村振興賦能,為全民健康助力。” (綠網 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