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綠網訊 從河北省工信廳獲悉,今年1至7月,河北省電子信息產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620.1億元,同比增長8%,持續保持高速增長態勢。河北省工信廳電子信息工業處處長、一級調研員孫瑞生表示,河北省結合現有產業基礎和發展潛力,提出了壯大經營主體、穩固產業鏈條等5項有針對性的推進舉措,推動河北省電子信息產業高質量發展。
壯大經營主體。強化上市前政策激勵,助推企業借力資本市場發展壯大;大力培育優質企業,按照“一企一策”給予個性化、精準化重點扶持;支持骨干企業通過兼并重組、股權投資等方式規模擴張,打造行業“領跑者”;實施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培育行動,打造一批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和細分行業領域“單項冠軍”企業,形成大中小企業融通、產業鏈上下游聯動的發展格局。
穩固產業鏈條。支持企業聚焦細分市場,以集成電路、新型顯示、現代通信、工業軟件、大數據等為重點,改進基礎材料、芯片器件和專用設備制造工藝,實現專業化、高端化、特色化發展;實施“鏈主”領航行動,推進產業鏈體系化、供應鏈多元化。
推動集群化發展。明確各地發展定位,雄安新區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為契機,重點發展人工智能、物聯網,超前布局空天信息和衛星互聯網、6G,盡快形成對全省具有輻射帶動作用的創新發展核心區。石家莊、廊坊瞄準通信設備與系統、半導體、新型顯示、軟件與信息技術服務等持續發力,率先突破千億元產值,成為支撐全省產業發展的引領區。邢臺、邯鄲、保定、唐山、張家口等其他地市基于自身優勢,圍繞能源電子、汽車電子、應用電子、電子材料、大數據等錯位發展,打造特色突出、優勢互補、聯動發展的“一核、兩區、多點支撐”的產業發展格局。
深化產業協同。加強與京津、長三角、珠三角等地高校、科研院所、重點企業合作,聚焦集成電路、新型顯示、大數據等重點領域,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深度融合,提升產業協同和區域配套水平。實施先進制造業集群發展專項行動,圍繞集成電路等領域,建立京津冀協同培育機制,打造集基礎材料、芯片設計、工藝制造、封裝測試于一體的集成電路先進制造業集群。
拓展應用場景。推進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區塊鏈、5G等先進技術在制造業、農業、服務業、社會治理、民生服務等領域融合應用,不斷催生新業態、新模式。加快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京津冀樞紐節點建設,優化數據中心布局,推進數據中心集約化、綠色化、智能化發展。健全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搭建一批企業、行業、區域工業互聯網平臺;舉辦“綻放杯”5G應用大賽,在工業、交通、教育、醫療等領域深化5G應用,豐富“5G+AI+云網”融合應用場景。組織開展智能光伏試點示范,擴大行業領域應用。 (嚴冬 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