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述:河湖健康評價、建立河湖健康檔案是河湖治理保護中的基礎性工作,是掌握河湖健康狀態、分析河湖問題的重要手段,是精準編制“一河(湖)一策”的重要依據。從2023年起,安順市啟動了河湖健康評價工作,建立了覆蓋全市32條市級河長管理河湖的健康檔案,積極推進全市河湖健康檔案庫建設工作,科學、動態掌握河湖健康狀況,為管理、保護、治理河湖提供了有力支撐。
中國綠網訊 全面推行河湖長制工作以來,貴州省安順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創新一系列辦法,解決一批河湖疑難問題,圍繞“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目標,建立河湖健康檔案抓實河湖長制各項工作任務,治水成效日益顯著,河湖生態環境成效明顯。全市32條市級河長制管理河流54個監測斷面水質達標率為100%,中心城區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夜郎湖水質達標率100%。建城區13個黑臭水體基本消除黑臭,成功創建國家節水型城市,建成邢江河、黃果樹2個國家濕地公園和虹山湖省級濕地公園。在2022年的國家通報中,安順市在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中斷面水環境質量狀況排名第20位、水環境質量提升排名第30位。
建立河湖健康檔案,安順市堅持“先易后難、先簡后全”的原則,按照“一河(湖)一檔”方式組建檔案,“一河一檔”以整條河流或河段為單元建立;“一湖一檔”以整個湖泊為單元建立。河湖健康檔案包括基礎信息和動態信息兩類,各類檔案信息的收集、整理以現有成果為基礎,信息來源包括規劃與普查、公報及統計數據、各級河長制辦公室補充調查數據、相關系統接入數據、其他公開數據等,基礎信息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河湖名稱、河(湖)長信息、河湖代碼、河流長度、河流流域面積(湖泊水面面積)、流經縣級行政區域等,動態信息包括取用水、排污、河湖水質、水生態、岸線開發利用、涉水工程和設施等。
給河湖建立健康檔案,安順市堅持問題導向,逐項對標岸線自然狀況、水質優劣程度、公眾滿意度等河流(湖泊)健康評價6項指標,將河湖健康狀態按非常健康、健康、亞健康、不健康、劣態5個等級劃分,實行差異化治理。通過登記各級河湖長巡河、河湖健康評價、社會監督、生態環保督查等發現具體問題,在檔案中建立整理臺賬和問題清單,制定“一河(湖)一策”管理保護方案,用以指導流域轄區內各級人民政府和河長制責任單位加強河湖的管理保護和治理工作,去年,全市出臺河湖水環境綜合治理方案19個,制定具體治理措施114條,治理問題150余個,組建各類河湖“保潔醫生”隊伍1237人。同時,安順市還及時把相應河湖主要問題、解決方案、工作計劃、責任主體和治理措施等內容的指導性文件收入到河湖健康檔案中進行全流程監督管理,深度融合到“發現問題-剖析問題-形成對策-狠抓落實”的執行落實閉環機制中,作為河(湖)長制考核或督查激勵評價內容,河湖健康檔案業已成為安順市河湖長組織領導河湖管理保護工作、檢驗河湖管理工作成效的重要參考,在提升河湖生態保護治理水平中不斷激發檔案“新動能”、作出檔案“新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