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綠網(wǎng)訊 昨天,北京科技大學舉辦第八屆傳統(tǒng)文化游園會,多位非遺文化傳承人攜蛋殼雕刻、面塑、剪紙、絨花制作等技藝走進校園,手把手向師生傳授手藝精髓,讓他們在互動體驗中感受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
12時許,游園會在北科大鴻博園食堂東側(cè)廣場開啟。海淀區(qū)非遺蛋雕技藝代表性傳承人畢凱的展臺被師生團團圍住,“蛋雕考驗的是耐心和注意力,急不得,得一點點慢慢刻。下刀也要穩(wěn)準狠,不然雞蛋很容易破。”畢凱邊說邊示范,手里的刻刀摩擦蛋殼表面發(fā)出利落的“唰唰”聲,不一會就雕刻出一個飽滿的“福”字,線條清晰流暢。
輪到學生體驗時,不少人猶豫著不敢下刀,“不知道用多大力氣,生怕一不小心,蛋就破了。”大四學生黃泊向畢凱求助。畢凱笑著從桌上拿起兩個蛋雕展示品,請學生上手摸,“你可以感受下紋路深淺,大膽創(chuàng)造,破了也沒關(guān)系。”他說,平日里學生學習壓力大,希望大家靜下心來做點手工,放松身心。
此外,葫蘆雕刻、面塑、絨花制作等多個非遺文化體驗展臺也格外火爆。來自巴基斯坦的留學生安妮在漆扇社團學生的指導下,親手在扇面上漆染了一幅山水畫。她興奮地搖晃著扇子,展示自己的手工作品:“每把扇子都是獨一無二的,這是一次奇妙的文化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