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綠網訊 在壽光市營里鎮鹿家莊子村,每家院前都有一處寬約1米的賞花池,里邊種著冬青、衛矛等常綠苗木,點綴著月季、太陽花、波斯菊等花卉,花開時節,五彩繽紛,蜂戲蝶舞。
村莊變美,村民樂業。鹿家莊子村把全村1530畝土地集中流轉,建設了現代農業園區。在村集體年增收50萬元的同時,大量村民入園打工,每人每天收入約150元。帶動鹿家莊子村大發展的是壽光在羊田路兩側規劃總占地面積4.5萬畝的現代農業集成示范區。壽光大力實施產業富民和村集體經濟謀劃、種植業結構調整等行動,把生態優勢轉變為發展優勢。
目前,壽光80%的村莊達到美麗鄉村省定B級標準,獲評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2024年,“整縣域推進鄉村生態振興”見成效,壽光獲評全省首批20個試點縣市區第一名。鄉村要振興,生態做支撐。近年來,壽光按照全市整縣域推進鄉村生態振興的指引,走出了以生態振興引領鄉村全面振興的新路子。如今,洛城街道北徐村的生活污水,經過污水泵處理,達到灌溉標準。村民郭子賢說,現在村里一點兒污染味兒都沒有了,沒有了蒼蠅蚊蟲,村里很干凈。壽光把鄉村生態振興作為書記、市長“一把手”工程,明確農村黑臭水體治理、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置、秸稈綜合利用、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等6項重點任務、21條具體措施。
在壽光,一村一策讓生活污水變污為凈,集中供水實現飲水安全從源頭到“龍頭”,城鄉統一清運實現生活垃圾變亂為治,科技良方實現農業垃圾變廢為寶。看到鄉村變美變好,稻田鎮崔嶺西村村民崔清濤回鄉創業當上了“瓜老板”。他引進高端甜瓜品種,一個大棚投資70萬元,一茬瓜從種到收80天,一次性收入40萬元。崔嶺西村復墾土地200畝,建設現代智慧農業示范園區,注冊推介“崔西一品草莓西紅柿”等蔬菜品牌,產品遠銷海外“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年出口蔬菜近2萬噸,銷售額超億元。該村村民人均收入由2014年的1.8萬元,增加到現在的5.2萬元。
鄉村振興好生態,托起富民“金飯碗”。在羊口鎮譽鏵生物蔬菜廢棄物能源化、資源化煤炭替代綜合利用項目現場,剛運送過來的一批蔬菜廢棄秸稈正在壓榨車間進行加工處理。該項目投資3.6億元建設,對蔬菜廢棄物進行無害化、減量化、提質化與標準化處理。項目年產出生物質燃料35萬噸,一年就可替代標煤17.5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45萬噸。這是壽光市把鄉村生態振興作為全社會的共同行動,激發社會資本參與的積極性、主動性的典型代表項目。
位于壽光田柳鎮的優然牧業萬頭奶牛高產示范牧場,牛舍屋頂由光伏組件鋪成,既隔熱降溫,又解決了牧場40%的用電需求,實現“牧光互補”。目前,該牧場日產鮮奶約230噸,實現年營業額3.5億元。
鄉村生態振興激發壽光鄉村內生動力,實現了美麗鄉村向美麗經濟的蝶變。(昶君 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