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綠網訊 昨天,由我國首家民營太空飛船公司——北京紫微宇通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迪邇三號空間試驗器從北京市懷柔區出征。本月底,它計劃在酒泉實施發射,將在軌飛行1年以上,支持用戶開展多項空間科學實驗、技術試驗。
“太空飛船能為用戶提供在軌空間,還能裝載各類儀器、實驗裝置,為在軌工作提供電力支持。”紫微科技董事長兼總經理張曉敏說,太空飛船技術的發展是推動商業航天發展的重要力量,而迪邇三號空間試驗器的研發,就是我國商業航天飛船發展的一次關鍵嘗試。
2023年12月17日,該公司研發的迪邇一號飛船實驗平臺順利進入高度500千米的太陽同步軌道,實現我國民營太空飛船平臺的首次在軌驗證。張曉敏直言,作為該公司飛船的首發驗證版本,其設計壽命僅為1個月,但直到現在依然正常在軌運行,已獲取了一批科研數據,驗證了飛船發射入軌、在軌運行及建立準確穩定返回姿態等能力。
時隔1年,迪邇三號出征。它全面繼承了迪邇一號驗證的全流程技術,實現了進一步改進提升,柔性載貨空間載貨能力由10千克增加至300千克,最高載貨空間達1.2立方米。此次發射任務中,迪邇三號計劃搭載30多個載荷,涵蓋了微重力實驗、太空技術驗證等多類需求。
“現在有越來越多的科研單位和企業希望到太空開展科研,我們的飛船就可以滿足這些需求,旨在搭建起科學家的太空實驗室、企業家的太空加工廠、空間站的‘快遞小哥’、探險者的太空樂園。”張曉敏期待著發射任務圓滿成功,更期待著未來利用太空飛船的平臺,越來越多的空間科學實驗、太空加工活動順利在軌開展,“普通人也能乘坐飛船,到太空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