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東綠網訊 在教育與科技的交織領域,周建軍,這位來自莒縣果莊鎮雙泉官莊的教育者,走出了一條獨特且輝煌的育人之路。
36 年前,周建軍踏入黑龍江大學計算機應用專業。那時,計算機還是稀罕物,來自偏遠山區的他,誤把計算機當成高級計算器,只因專業新穎便選擇了它。大學期間,教學設施簡陋,直到大三他才見到真正的計算機,運行程序甚至要排隊半小時等結果。但這些并未阻礙他對知識的渴望,大學四年,他在成長中堅定了對計算機和教育的熱愛,畢業后留校任教。
任教期間,周建軍邊教學邊深造,獲得東北大學軟件工程碩士學位。隨著計算機行業飛速發展,他決心為學生做點什么。2010 年前后,他向學院申請利用業余時間培養實用型人才,學院專門提供了實驗室。在這個實驗室里,他常告訴學生:“不能只背書,一定要動手實踐!” 遇到難題時,他鼓勵學生:“問題越多越好,現在解決了,將來工作就輕松。”
一次,得知騰訊到哈工大招聘軟件工程師且只面向研究生,周建軍推薦兩名成績優異的本科生去試試。起初學生不敢,在他的鼓勵下,二人前往應聘,最終一人成功入職。此后,他的學生陸續被阿里巴巴、京東等知名 IT 企業錄用,憑借出色的動手能力成為技術骨干,收入不斷提升,甚至有學生年薪已達百萬。
面對 “是否枯燥” 的疑問,周建軍以操場大樹自比。他認為,每天面對學生的新問題、新面孔,加之計算機技術不斷更新,他的工作充滿新鮮感。如今五十多歲的他,還在大數據、互聯網 + 等新興領域深耕,也收獲了 “黑龍江大學優秀共產黨員” 等諸多榮譽。周建軍用行動詮釋著教育的意義,培育出一批又一批優秀的 IT 人才,在教育事業上綻放著獨特光芒。